整理: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媒中心
【政策篇】
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工信部網站8月1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
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三部門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管理
8月11日,從科技部獲悉,科技部、財政部、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統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在立項過程中要建立聯合審查機制,避免重復申報,確??蒲腥藛T有充足時間投入研發工作。
【市場篇】
安徽發布“十四五”能源規劃 新能源重點項目布局圖公開
8月1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安徽省能源局印發了《安徽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文件顯示,安徽省“十四五”期間,新增并網風電、光伏發電裝機1800萬千瓦左右,風光裝機力爭實現倍增。
其中光伏新增14.3GW、風電新增3.88GW、新型儲能新增2.84GW;合計5年期間安徽省風光儲將新增21.02GW。同時到2025年光伏裝機28GW、風電裝機8GW、新型儲能3GW,風光儲裝機合計39GW。
國內最大規模LNG船舶建造項目首船開工
8月5日,中國海油中長期FOB(離岸交付)資源配套LNG(液化天然氣)運輸項目首艘大型LNG運輸船在上海開建。
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油以“云簽約”方式牽頭簽訂中長期FOB資源配套LNG運輸船項目,計劃建造12艘LNG運輸船,建造金額約160億元,是國內建造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LNG船舶建造項目。
1200MW!福建永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預可研報告通過審查
8月10日,永安抽水蓄能電站審議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據了解,永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約75億元,電站位于永安市小陶鎮。于2021年8月成功列入國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裝機規模為120萬千瓦(4×30萬千瓦),安裝布置4臺300MW單級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電動機組,年發電量可達12億千瓦時,預計年稅收約1.2億元。
中國能建簽約西非地區最大生物質電站項目
8月10日,中國能建國際集團與中能建建筑集團組成的聯營體,與科特迪瓦必歐雅能源公司簽署科特迪瓦必歐雅46兆瓦生物質電站現匯項目EPC商務合同,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非地區最大的生物質電站。
據悉,項目位于阿比讓以東約100公里的阿博伊索省,內容包括2臺25兆瓦汽輪發電機、2臺鍋爐以及控制樓和堆料存儲區的設計、供貨、安裝和調試工作,電站發電燃料為當地普遍種植的棕櫚葉秸稈,預計今年10月底開工。
【國際篇】
歐盟經濟復蘇底氣不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烏克蘭危機、能源和糧食危機等諸多因素交織影響,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沖擊,上半年整體表現低迷。下半年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各種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仍存,世界經濟走勢備受關注。
盡管今夏頻頻遭受熱浪襲擊,但“底氣不足”的歐盟似乎已經提前嗅到了冬季的苦雨寒風,能源短缺極有可能成為歐洲經濟復蘇進程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歐盟經濟復蘇之路之所以曲折,所謂“盟友”在其間發揮的作用值得深思。
歐洲多國加強應對能源短缺
為應對能源短缺問題,歐盟成員國日前達成協議,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根據各自選擇的措施,將天然氣需求在過去5年平均消費量的基礎上減少15%。歐洲理事會同時強調,各國在制定節氣措施時應優先保證居民家庭、基本社會服務設施、關鍵性機構、醫療機構和國防設施的用氣需求。
成員國可以鼓勵發電企業轉換發電方式,喚起民眾的節氣意識,調整供暖和制冷指標或采取其他市場化方式減少天然氣用量。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卡德麗·西姆松表示,主動減少天然氣需求可以避免在為時已晚的時候倉促或單方面做出決定。這將有助于以最有效的方式實現節能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民眾和企業的影響。
拉美國家加大綠氫投資
近日,巴西最大氮肥生產商Unigel宣布,投資1.2億美元用于綠氫生產,首期建設3座裝機規模為2萬千瓦的綠氫生產工廠,隨后將擴建多個綠氫、綠氨工廠,全部建成后該項目的綠氫生產規模有望達到4萬噸/年。
事實上,近年來,擁有豐富風光資源的拉美國家正不斷加大對綠氫領域的投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近期均宣布了綠氫生產計劃。對于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的拉美國家來說,綠氫正逐步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
【會員篇】
沈鼓透平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8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湖北武漢盛大開幕,在本次博覽會上,2022中國國際工業設計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沈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并被授牌,這標志著沈鼓集團(透平公司)在科技創新實力和工業設計水平上得到了國家及行業的高度認可。
沈鼓集團通過內部設立工業設計獎、打造精品工程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工業設計與產品研發、設計、制造融合協同發展,為用戶提供創新設計和高端裝備研發等多樣性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壓縮機產品從“工業品”向“工藝品”的轉變。
杭氧集團首個氫產業項目投產
8月5日12點05分,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在杭氧投資建設的首座加氫站中,第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卡完成加氫。
該加氫項目由山西杭氧立恒氣體有限公司與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是杭氧首個氫產業項目,也是臨汾市第一座加氫站。項目加氫規模6000kg/d(24h),滿足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日均200輛次的35MPa氫能重卡的加注需求。當有氫能重卡來加氫站加氫時,加氫機從45MPa儲氫瓶組取氣,加注至重卡車載儲氫瓶內。
陜鼓集團簽訂海外新項目
近日,陜鼓與南亞知名鋼鐵企業簽署了5500m³高爐BPRT和汽拖軸流項目。將為該項目提供大型綠色動力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助力用戶低碳、節能發展。作為該區域最大的冶金高爐,該項目建成后,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此次項目的簽訂,為陜鼓發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海外市場拓展,增添了動力。未來,陜鼓將匯聚優勢資源,全力以赴為用戶項目提供最優產品和方案,助力用戶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
凱泉特大型智能一體化預制泵站“落戶”福建南安
近日,由凱泉為《南安市沿海片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深海排放工程(陸域段)》項目打造的直徑6.5米特大型智能一體化預制泵站筒體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順利吊裝完成。
其中,項目陸域段估算投資62233.35萬元,敷設尾水管道總長度21.7km,管徑DN800-DN1800,共設置5座尾水提升泵站。作為項目配套工程供應商之一,凱泉負責了多個泵站建設,其中位于石井鎮的2#泵站率先完工。
大通寶富助力全球單套生產能力最大芳烴裝置順利中交
7月30日上午,位于揭陽濱海新區的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中交儀式在現場舉行。該裝置是目前全球單套生產能力最大的芳烴裝置,具有高智能化、能耗低等優點,是廣東石化項目的核心裝置,建成投產后將大大降低我國對進口芳烴的依賴,提升原材料自我保障能力。
擁有近六十年風機研制經驗的南通大通寶富風機有限公司,為該芳烴聯合裝置提供了所有加熱爐、重沸爐的鼓風機和引風機,為項目順利中交貢獻了一份力量!
【協會篇】
中通協新聞發布-中通協即將召開“第三屆中國國際流體機械產業高峰論壇”
2022年8月10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召開視頻新聞發布,中通協新聞發言人、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放公布了“第三屆中國國際流體機械產業高峰論壇”日程以及“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第八屆二次理事會議暨第八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議”議程。
據孫放介紹,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將在本次論壇期間舉行首批“通用機械行業質量品牌提升百家示范企業”授牌儀式,并將發布《國外閥門工業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為新聞視頻實錄。
“高溫氣冷堆壓力容器用C型密封環”產品樣件通過中通協鑒定
8月4~5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北京、江蘇太倉兩地,以現場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召開了由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和蘇州寶驊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高溫氣冷堆壓力容器用C型密封環”產品樣件鑒定會。鑒定會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黃鸝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原總工程師隋永濱共同主持。
經質詢和討論,鑒定委員會形成如下鑒定意見:聯合研制的高溫氣冷堆壓力容器用C型密封環是成功的,打破了國外壟斷,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可在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上推廣應用。